儘管起步較晚,中國ESG實踐的動力與日俱增。繼2019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及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新ESG指引後,中國證監會及生態環境部在2020年要求上市公司及債券發行人披露與其業務相關的ESG風險。最近,在2021年5月,中國證監會發佈新指引,規定上市公司在年報及半年報中披露ESG資料。此舉勢必為環境違規行為帶來透明度,並可減少碳排放及帶動其他ESG倡議。與此同時,中國央行最近表示,在開始對金融機構進行壓力測試以識別最受氣候變化風險影響的機構後,當局將協助制定標準化的國際氣候報告框架。
在中國證監會作出最新規定之前,估計約25%中國A股公司提供ESG相關披露。鑑於投資者及監管機構的審查越加嚴格,加上中國政府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抱負,中國A股公司的ESG相關披露數量及質素均有望提高。
多年以來,中國公司的ESG披露整體上有所增加,令人鼓舞。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的企業回應率在2017年至2018年幾乎增加一倍,與2019年新興市場的企業回應率相若。見圖1。
雖然中國政府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及碳中和目標,可能促使投資者立即考慮該目標將對公用事業、運輸、能源及商品板塊的影響,但對科技行業同樣有重要影響。
評估與科技行業相關的ESG風險
科技是ESG的重要推動元素,能為促進普惠金融、提高能源效率以及普及知識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在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高峰期,中國電子商貿企業及食品配送平台在協助經濟及社會保持聯繫及生產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網上學習平台確保學生在疫情期間可繼續學習,而多間中國雲端公司提供免費視像及語音聊天工具,協助企業維持日常營運,亦為研究機構提供免費存取服務,加快潛在疫苗的藥物篩選。多年以來,中國金融科技公司亦改變數以百萬計中國消費者的支付、借貸、儲蓄、投資及風險保障方式。
隨著科技創新成為中國政府增長計劃的重要支柱之一,我們認為科技應成為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之核心。同時,鑑於中國政府的綠色抱負,科技公司將需要繼續改善其綠色憑證。
因此,投資者需要審查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了解相關公司如何適應政策轉變、消費者喜好變化及投資者越加重視ESG風險的情況。
相比其他行業,科技公司的創辦人/行政總裁往往更具魅力。問責及管治問題或會出現,不過,設立獨立董事會以及行政總裁及主席職權分離有可能解決該等問題。與此同時,這些風險可能需要與相關創辦人/行政總裁為公司帶來的附加價值及願景取得平衡。
了解公司ESG實踐的最新發展亦很重要,以免錯過潛在機遇。
例如,數據中心因為需要在低溫環境下才能有效運作,以致其高能耗屢遭市場詬病。中國的數據中心營運商一直在旗下數據中心引入新功能,以提高能源效益。其中一間營運商就包括全球最大的一組伺服器集群,浸於液體冷卻劑中。該冷卻劑使資訊科技硬件保持冰冷,並減少耗能70%以上。部分數據中心營運商亦投資於高性能運算基礎設施,顯著提高相對耗能率的運算表現。其他數據中心則致力充分利用自然空氣冷卻系統,此舉對位於冬季溫度大幅下降的地區尤其可行,這表示數據中心在年內某些月份不需要額外機器冷卻。此外,部分數據中心亦致力利用天然水進行降溫或利用太陽能及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與此同時,中國部分互聯網平台正引入更嚴格的審查計劃,以限制青少年取得電子遊戲及其他敏感內容,而電子商貿公司正致力確保向網上商家提供更開放的生態系統。
實現碳排放目標的新科技
我們繼續在中國科技行業尋找機遇。電動車(EV)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高速發展帶動半導體及其他電子零件錄得強勁需求。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我們亦看到電動車供應鏈的國內公司出現重大創新。同時,儘管近期監管加強造成不利影響,但我們認為支持電子商貿行業的長期趨勢有望持續。科技創新將是協助政府實現減排目標的關鍵。因此,我們希望將來找到更令人振奮的科技相關機遇。
新科技往往具顛覆性,這使科技公司更有必要與不同持份者建立信任。鑑於科技對社會及企業越來越具影響力,科技行業如能在ESG承諾及披露方面設定發展步伐實屬理想。
在畢馬威的《2019年全球行政總裁展望》中,逾半科技界行政總裁表示,他們必須把目光放在財務增長以外的領域,方可長線持續實現成功,而74%的行政總裁認為其有責任確保組織的ESG目標反映客戶的價值觀。
為投資者創造超額回報
隨著中國ESG的披露改善,除了相關公司的自願性披露及第三方ESG評級外,主動型基金經理必須輔以實地研究及對當地政策背景和文化細微差別的理解。相比投資於已發展市場,投資者還需要考慮政策重心、社會需要及客戶喜好的獨特差異。我們認為相關公司的披露往往需要運用當地知識及市場經驗詮釋,以便為投資過程增加價值及為投資者創造超額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