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

 

日本股市的流入資金達至20年來最高水平。除了經濟基本因素改善之外,週期性利好因素及仍然發揮作用的結構性改革亦帶動了正面氣氛。儘管至今的升勢強勁,但我們的日本股票團隊認為日本股市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外國投資者一直買入日本股票,推動市場上升至33年高位。年初至今,MSCI日本指數以美元計的回報為 11.6%。1 較晚入市的投資者希望知道此輪升勢是否大致上已經結束。錄得強勁的市場表現後,日本股票估值目前已達到14倍市盈率的10年歷史平均值,因此相對於其自身歷史看似不再便宜。

然而,日本股市的經週期調整﹙CAPE﹚估值倍數仍低於平均水平,其市帳率為1.5倍,低於歐洲股市(1.9倍)及美國股市(4.3倍)。圖1。我們現在更傾向以「具吸引力」而非「超值」來形容日本股市。長線投資理據仍然非常充分,為看好後市上升的觀點提供依據。

圖1:日本的估值具吸引力

japan-are-the-stars-aligned-fig-01

利好因素推動增長

話雖如此,目前投資日本的熱潮亦受到數個其他因素推動。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開放的經濟體,日本受惠於利好的全球環境;目前為止,經濟衰退即將來臨的預測尚未實現。全球經濟仍然相對穩健。

與此同時,日本經濟在2023年第一季的增長步伐較預期快,而由於貿易赤字減少及投資收入增加,5月的經常帳盈餘按年增加一倍以上。此外,日本的疫後重新開放直到今年才展開,並在第二季加快步伐,刺激國內經濟。日本經濟的增長空間仍然充裕。

入境旅客的增長將是經濟增長的另一主要動力來源;人均旅客消費在2023年第一季創下新高。目前中國旅客佔的比例微不足道;想像一下,假如他們全面回歸,消費將出現多大的增長?疫情大流行前,中國旅客曾是最大的消費群體,佔到訪旅客人數的30%。

企業釋放價值

今年1月,東京證券交易所﹙東證﹚向日本企業施加更大壓力,建議市帳率持續低企的公司披露改善資產負債表的計劃。此舉導致數次大規模回購。圖2。我們預計此趨勢將會持續,並對於更多公司宣佈節省成本及重組的計劃感到鼓舞。受到日本的共識文化影響,大部分管理團隊有動力配合東證的目標,並在未來更加重視股東。

圖2:2023財政年度的回購額增加

japan-are-the-stars-aligned-fig-02-zh-cht

除了監管機構的推動外,日益增加的股東維權活動亦使日本企業受壓。股東參與應進一步促進管理團隊改善表現。目前,50%的日本企業股價仍低於帳面值,而淨現金佔股本20%以上的非金融企業的比例約為40%。2 這表示投資者可藉著股票回購帶來的動力,把握大量容易獲得的投資機會。

與其他股市看齊

低股本回報率﹙ROE﹚一直是投資日本的主要障礙。圖3。根據花旗銀行研究,如果日本能將交叉持股的數量減半,並達到歐洲的淨現金/市值水平,其股本回報率就能由目前的8%至9%提高至11%至12%。3 然後,市帳率估值將自動上升,達至與歐洲相當的水平。

圖3. 低股本回報率一直是日本的挑戰

japan-are-the-stars-aligned-fig-03

經營利潤率是另一個需要關注的領域。由於面對通縮環境、對資本配置及業務組合關注度不足,加上缺乏行業整合活動,日本企業的利潤率往往偏低。合併及收購(併購)是重組無盈利公司的必要做法,但此做法時常因公司希望保留管理層而遭到拒絕,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公司。儘管如此,日本經濟產業省仍在尋找促進併購活動的方法。

與此同時,由於美國經濟即將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降低,盈利前景有所改善。事實上,按經通脹調整後的每股盈利計算,東證指數在過去十年的年增長率為9.9%,而標普指數的年增長率為4.8%。4

通脹前景樂觀

通脹似乎正在擴大,同時看似更為持久。這導致去年因輸入性通脹而受到負面影響的企業可調高定價,從而提升利潤率。資本支出的環境亦在改善,綠色轉型及「友好外包」是長期推動因素。這尤其適用於化學、工業及製造業公司,亦是通脹前景的另一個利好因素。

同樣,隨著日本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勞動市場仍然非常緊張,為工資帶來上行壓力。就業環境指數顯示各行業均出現工人短缺的情況。這是持續擺脫通縮時代的關鍵,我們仍然認為現在是日本這一代人實現此目標的最佳機會。

此外,隨著通脹上升至40年高位,日本散戶投資者開始意識到保護資產價值的需要。鼓勵散戶購買股票的新稅務優惠措施將在2024年1月生效,此措施應鼓勵更多散戶投資者重返股市。畢竟,在日本,現金佔家庭資產超過50%,而在美國只佔14%。5

政策正常化的影響

7月底,日本銀行宣佈將進一步調整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原先對10年期政府債券施加的0.5%收益率上限將不再是硬性限制,而是一個參考點。此舉使未來的政策更加靈活,意味著利率現在或會向1%移動。透過負利率實施多年不正常貨幣政策後,這反映了日本銀行行長植田和男希望以審慎及循序漸進的步伐,引導貨幣政策邁向正常化。

利率上升顯然對長期在負利率環境營運的金融業有利,而我們亦注意到,即使日圓兌美元匯率回升至130,對大部分出口商而言仍然是合適的水平。假如日本銀行認為通脹及經濟增長開始變得更可持續,那麼政策正常化應被視為利好消費及投資氣氛的因素。我們認為,貨幣政策正常化不會削弱日本股票的長期投資理據,而受惠於多個長期結構性利好因素,這些理據似乎相當充分。

迎接吸引的投資機會

增長股與價值股之間的估值差距仍高於歷史平均水平。我們在中型價值股的領域發現了大量投資機會,並將根據整個經濟週期及可持續盈利來評估公司。

日本亦處於有利位置,能夠應對中美緊張局勢升溫帶來的任何影響。中國及美國均是日本的主要貿易夥伴,日本向兩國提供關鍵技術,例如電子零件、材料、機械等。

整體而言,長期投資理據仍然充分,我們認為日本股市目前的估值具吸引力而不算超值。很多外國投資者仍希望在其投資組合中建立更穩定的日本股票持倉。正在進行的股票回購活動亦將收益率推高至2.5%以上,這應鼓勵散戶投資者重返股市。

投資者對日本股票的需求在下半年仍然存在。市場的任何回調均可能被投資者視為入市機會。日本股市以高於長期低迷估值水平的溢價交易的時代或許已經來臨。


Interesting reads

Know more
為何現在是投資新興市場股票的時機?

投資觀點

股票

為何現在是投資新興市場股票的時機?

28 十月 | Samuel Bentley

• 相對於已發展市場,新興市場的長期增長溢價仍相當穩健,並且呈上升趨勢 • 新興市場每股盈利增長十年來首次高於已發展市場 • 新興市場股票的持 ...

2024年第四季展望: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2024年第四季展望: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

24 十月

在未來三至六個月,瀚亞多元資產投資組合解決方案團隊預期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但仍屬正面,通脹緩和。儘管短期內這可能有利於股票,但由於估值緊張、可能出現令人失望的數據,以及波動性加 ...

存續期之間各有不同

投資觀點

固定收益

存續期之間各有不同

09 十月 | Pierre-Julien Jandrain , Rong Ren Goh

• 相似的投資組合存續期不一定帶來相似的波動風險 • 更細緻的分析方法或許能更準確評估存續期風險 • 專有的存續期指標能更準確捕捉存續期與貨 ...

低波幅策略:應對極端市況的解決途徑?

投資觀點

量化投資

低波幅策略:應對極端市況的解決途徑?

02 十月 | Chris Hughes 博士 , Michael (Xiaochen) Sun 博士

近期的事件發出了一個強烈警號,就是波幅激增的情況可能持續出現,而低波幅策略可有效滿足對下行保護的需求。低波幅投資組合專注於歷史價格穩定的股票,而非股票的規模或增長潛力,避免 ...

構建資本市場的全面轉型投資框架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構建資本市場的全面轉型投資框架

23 九月 | Brandon Lam , Joanne Khew

各國、各行業及各公司需要採取獨特的公正轉型投資方針,以確保所有人均能受惠。閱讀全文了解詳情。

化危為機的藝術

投資觀點

固定收益

化危為機的藝術

11 九月 | Rong Ren Goh

隨著市場因應聯儲局政策轉向進行部署,貨幣市場基金投資者面臨回報下降及無法實現投資目標的風險。

日本股市的持久投資策略

投資觀點

股票

日本股市的持久投資策略

28 八月 | 日本股票團隊

持續的結構性變化使日本在全球市場中脫穎而出。

亞洲債券30年 - 加強分散投資及提高收益的途徑

投資觀點

固定收益

亞洲債券30年 - 加強分散投資及提高收益的途徑

07 八月

亞洲債券是具抗跌力的資產類別,即使面對股市波動亦能提供穩定回報。與美國債券相比,亞洲債券展現出以遠遠較低的波幅提供更高回報的卓越能力。透過了解亞洲債券市場的獨特特性,同時應 ...

亞洲經濟增長30年:韌性與待發掘潛力的故事

投資觀點

股票

亞洲經濟增長30年:韌性與待發掘潛力的故事

31 七月

過去30年,亞洲的經濟增長模式不斷演變,亞洲亦持續實現內部轉型。亞洲歷來一直迅速增長,預計到2030年,亞洲仍將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60%。

把握亞洲優質債券的收益機遇

投資觀點

把握亞洲優質債券的收益機遇

03 七月 | Rong Ren Goh , Wai Mei Leong

亞洲投資級別債券為投資者提供吸引及穩定的收益來源。

資料來源:
1 彭博,截至2023年7月21日
2 日本股市節節上升,2023年5月
3 Nikkei Quick、彭博、花旗投資研究
4 日本股市節節上升,2023年5月
5 日本股市節節上升,2023年5月

資料來源:瀚亞投資(新加坡)有限公司:

本文件由瀚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瀚亞投資香港」)編制,僅供數據參考。未經事先書面同意,不得翻印、刊發、傳閱、復制 或分派本文件全部或部份予其它任何人士。本文件並不構成任何證券之認購、買入或沽售的要約或建議。投資者未獨立核實本文件 內容前,不應採取行動。本文件所載任何意見或估算資料可能作出變更,恕不另行通告。本文件所載資料並未就任何人士的特定投 資目標、財務狀況或特殊需要作出考慮;因此,亦不會就任何收件人士或任何類別人士,基於本文件資料或估算意見所引致的直接 或間接損失作出任何擔保或賠償。過往表現,對經濟、證券市場或市場經濟走勢的預測、推斷、或估算,未必代表任何瀚亞投資香 港或瀚亞投資基金將來或有可能達致的表現。投資的價值及其收益,可跌亦可升。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或無法取回最初投資之金 額。瀚亞投資香港是英國Prudential plc. 的全資附屬公司。瀚亞投資香港和Prudential plc. 與一家主要在美國營運的Prudential Financial, Inc., 沒有任何關係。本文件由瀚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刊發,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